“目前广州各类猎头公司超过100家,如果加上兼营猎头业务的中介公司,那就更多了。”长期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广州上谋品牌咨询公司总经理李君遐告诉记者,由于市场对高端人才需求逐步趋旺,从上世纪90年代左右,广州就开始出现一些猎头公司,但一直到2000年之前,社会认知度都不高,发展并不快。进入2000年后,特别从2005年开始,广州猎头业开始迅猛发展,猎头公司数量迅速增长到一两百家。这与商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才流动观念越来越强有关,也与社保制度不断完善、人才流动有了体制保障有很大关系。
猎头收费贵不贵?据李君遐介绍,一般猎头费用由猎头公司向委托的企业收取,而不收被“猎”的高端人才的钱。费用一般是被“猎”对象年薪的10%-30%左右。而且,企业要猎头,一般还要向猎头公司预付一笔费用,作为前期的成本,待成功猎头后,再支付余下的费用。
揭秘
多法寻高端人才
一些猎头从业人士向记者介绍了三种最为常见的猎头手法:
手法一:供求信息匹配搜寻。比如,有一家大型民营机电公司希望引进高端管理人才。这家机电公司委托A猎头公司物色。A猎头公司本身还有人才中介服务业务,手头有大量的高端人才库,很快就搜索到一家国有上市公司一位已经离职并正在寻求新的发展机会的副老总。结果,信息配对成功,猎头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手法二:“挖墙脚”式搜寻。比如,有一家大型化工企业需要引进技术总监。B猎头公司很清楚,目前从事该化工行业的大型公司并不多,具有这种潜质的人实际主要集中在该行业的几家大公司。于是瞄准了业内主要几家大企业,有目的地接触这些大企业相应岗位人才,经过资源与薪酬的匹配,双方最终达成一致。
手法三:角色转换式搜寻。比如,某IT企业需要招聘客户首席运营官COO,自己也曾去物色,但发现别的企业同样岗位的人才,薪酬比较高,自己难以说服其过来,而且这一行同样岗位的人才本身就不多。该企业委托C猎头公司代为物色。C猎头公司经调研发现,适合该岗位的人选其实未必一定要从别的公司同样岗位中挖角,于是推荐了一家快速消费品行业的COO,结果双方都很满意。
据业内人士介绍,实际中猎头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其提供的服务一般都包括了咨询、搜寻、甄选、评估、推荐并协助录用高级人才等一系列内容。
发展
两种误区需打破
“公众对猎头的认识误区,正成为目前猎头行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多年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李君遐认为,这起码在两方面表现相当突出。
误区一:认为猎头可有可无。很多人还认识不到猎头的作用,只是在公司高层岗位出现空缺而一时又找不到合适人选的时候,希望猎头公司能帮忙推荐一下。李君遐分析,猎头公司并不是只推荐人选的高级中介,它应该是一家企业人力资源发展的方案解决公司,会用专业的视角帮助企业分析这一岗位需要的人的定位、素质和要求标准,并按照这一标准为企业选人。这样“猎”来的人,创造的价值就可能超越企业原先的期望。
误区二:认为猎头就是“挖墙脚”。很多企业对猎头深恶痛绝,认为是抢走企业的优秀人才,要把企业搞跨。对此,李君遐认为,人力资源是需要流动的,才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人才能被“挖走”,往往就是其发展遇到了平台不够的限制,流动对人才是有好处的。对企业而言,如果一个人被挖走就倒台,也说明这家企业很成问题,不注意内部人才的培养。实际上,上层人才流动了,下面的人才会有上升的空间,企业才能形成团队,不至于“少了一个人就不行”,事业才能长足发展。
规范
行业发展新契机
一些业内人士坦言,广州的猎头业发展虽然很快,但小、散的特点也很突出,大部分是民营中小型机构。这些中小“猎头”公司的创始人很多是从大型人力资源公司“猎头”部门跳出来自立门户的。
大型的专业猎头公司比较少,主要是一些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这些跨国猎头公司的中国总部多设在北京、上海而不在广州。可以说,广州真正高端猎头还不多。很多猎头公司实际还只是高级中介,收的只是中介费。它并不能为企业的高端岗位设计一整套的科学的用人标准、素质要求。这与能为企业提供高端人才定位、甄选等的专业化猎头服务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
显然,将于明年1月1日实施的国家《高级人才寻访服务规范》,将为广州的猎头行业发展提供新契机。据了解,该标准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提出,全国人力资源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已由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批准发布。该项标准包括高级人才寻访业务的服务资质、服务条件、服务流程和服务要求,以及对服务质量的控制等内容。通过对比该规范标准,对目前广州猎头行业存在的很多服务项目不明确、服务方式不规范、服务流程不统一等问题,可望由此为企业和公众找到一个明确统一的“坐标系”,使一些真正优秀的猎头公司脱颖而出。